English

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1999-05-26 来源:光明日报 李莉 我有话说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在人类面临危险之前就要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所认识的能力,这才不致发生人类所不愿看到的悲剧。这种认识应源于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中,这样,就对高等教育的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学校的新学科专业点的生长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我们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建立灵活的综合化课程体系

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一向具有一个特点,这就是过于刻板、僵化,很难随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反应并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这种缺少灵活性的课程体系,可以说就是缺少可持续发展性;面对每一次较大的社会变化,都不得不对僵化的课程体系作伤筋动骨的调整,或大砍大杀,或彻底改换门庭,其损失是有目共睹的。这种课程体系就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因而建立具有灵活性的课程体系,或曰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我们的追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趋向综合,各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很多重大问题都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因此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在课程体系上还应强调综合化。日本教育专家认为,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综合化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开设综合化课程和系列化课程,各类学生既学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又学习自然科学,而且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根据重新构建的新的学科“范式”,构筑支撑新的学科的课程的理论体系,形成高质量的课程群,以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有目的地建构一系列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具有宽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特征的课程;同时,应精心设计与之配套的第二课堂内容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

完善学分制

学分制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一份富有弹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一套灵活的管理制度,其出发点是使学生个性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其归宿是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实施和不断完善学分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和国际教育沟通的一个途径。为了既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又防止过分放任的弊端,学分制和导师制相结合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并不完善,学生可选择的学分十分有限,而且跳不出专业的框架,冲不出学年的束缚、主动发展的自由度很小。有的学校已在培养大专业、宽口径和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们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学分制。可逐步取消原有的学年概念,把所有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含语文、数学、哲学、外语、计算机、德育、体育、美育等)、类别基础(按理、工、农、医、文、史、财、经、法、教育、管理、艺术等一级学科划分)、专业知识技能(按二级学科或相当的类别划分)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含各种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四大块。这些课程又分为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三种。对上述各部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比例、让学生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的原则自由选修。一旦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不受学年与专业的限制。

实行开放式教学方法

教育的持续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具体要求是:应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转为多维的“大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学生从客体转为主体;传统的单一知识灌输方式转为培养创造力的启发方式;人才培养从简单的专业知识型转为综合型、复合型、创造型和开拓型等等,实行开放式教学方法。

按照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科学始于问题。技术原理构思的动力学原则也告诉人们,技术原理构思始于质疑、技术原理的创新在于对原有技术的否决性思考,而这种否决性思考不是简单否定原有技术,而是要求辩证的扬弃。因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调整。采用“渗透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平时的课堂教学穿插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形成求实、求真的科学理性,内化为人文精神,追求真、善、美。要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要注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启发、训练他们既有收敛性思维,又有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在继承基础上的创造创新能力和乐于与人交流、善于与人合作的协同攻关精神。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两点要明确:首先,应重新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因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因而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角色由“独奏者”向“伴奏者”转变。教师的作用是导,是引导学生学、所以教育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注重方法论的教育。其次,应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大到学生自学、讨论、科学研究和实践,形成开放式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还要会做人、会学习、会创造。目前有的学校实施案例教学法和在优秀大学本科学生中试行导师带教制,既使教师面临压力与挑战,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又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类似的教学方法改革值得提倡。

建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要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手段、途径、内容、方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人才培养的内外机制,即人才培养的调节适应机制和主动发展机制。

调节适应机制是指高等学校要能将外界的信息反馈,及时调节人才的规格,以适应社会需求。这一机制的基本结构由接收、处理、控制和执行四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反馈调节”,即由接收机构接收外界(主要是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转给处理机构分析研究,形成观点后提交控制机构决策最后通知各执行机构实施。这样,一旦用人单位感到已接收的人才不够理想,或对未来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可以立即通知学校。学校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对培养中的人才的规格、质量进行适当调整,无论是学习年限、专业方向,还是应修的课程,应学的技能,均可以补充或修正,以增加人才的特色和适应性,尽量满足社会需要。

主动发展机制是指学生要能够根据自身特长和社会需求,主动地朝着最(较)适宜发挥自己优势和最(较)大才干的方向去发展。这一机制的基本结构由评估、调研、协调、控制和执行五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受教育者参与教育”和“可能适应需要”。评估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实际材料鉴别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所在。调研机构的作用是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可同调节适应机制中的处理机构相结合)。学生可根据评估结果与调研信息,向协调机构提出自己的要求(如转系、改专业、改变学习年限等),经过一定程序(包括必要的考核),报请控制机构批准后,即可转执行机构实施。

上述两种机制中的部分机构可由高校现有的机构承担。如教务处可作控制机构,学生处可作接收机构,高教研究所可作处理、调研机构,各系(部)可作执行机构。只要做到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把各部门的有关职责强化并规划形成新的机制是不难的。总之,中国的人才需要的是一步步超越传统的羁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自身也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持续性原则来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必须用新的理论来思考与研究。

(作者系湖南财经学院副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